今年春分節氣為國曆3月20日星期日 春分時天氣處於陰陽、晝夜相對平分狀態,之後天氣逐漸轉暖,陽氣升發,不過仍不時有降溫天氣。 春分後人們要隨著溫度升高逐漸減衣服。尤其是頭部要少捂,因為春分後陽氣上升,為有助陽氣上升,要時常用梳子或者手指梳頭,有助梳理陽經和陽氣升發。專家同時提醒,在氣溫下降時老人和兒童還要注意腳部和下肢的保暖。 #春分到防春困 人們常說春困秋乏夏打盹,這一到了春天,特別是春分的時候,也不知是怎麼了,總是睡不醒,即使晚上睡得不錯,第二天睡意還是像海浪一樣“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”,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 專家:冬去春來,氣溫回升以後,人得週邊血管迴圈增多,皮膚比較疏鬆,這樣供應週邊血管的血液相對增多,而人的血液量是相對恒定的每個人,它供應周圍血液量增加,供應大腦就會減少,也就是大腦的供氧減少,這時候人會感覺春困。那怎麼消除春困呢,專家說首先要按時睡覺,保證充足的睡眠、注意室內很好的通風。 #春分最忌大寒大熱 春分是一年中陰陽平衡、晝夜均等、寒溫各半的時期。農曆書中有載“鬥指壬為春分,約行周天,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,又當春之半,故名為春分。”因而,春分時宜順應天時,在精神、飲食、起居等方面,追求人體陰陽的平衡。春天不僅是萬物復甦的季節,也是精神疾患多發的時候,因而春分時節切忌大喜大悲,否則不利於肝氣的疏泄。可利用春光明媚時多做戶外活動,或與好友結伴郊遊,以保持身心平衡。 少酸來點甜 春分後的飲食調養很關鍵,要忌食偏熱、偏寒食物,不宜過量食用魚蝦和羊肉、牛肉等。在吃寒性食物如海產品、魚、蝦時,最好佐以溫熱散寒的蔥、姜、酒等食物。在吃韭菜、大蒜等助陽之物時,最好配以蛋類等滋陰的食物,以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。春分時節,比較適宜的膳食有白燒鱔魚、杜仲腰花、大蒜燒茄子等等。 評論已關閉。
|
|